• 麥青龠 MAI Ching-yueh

研究論文部門 横山奨|于右任《標準草書》改良進程揭秘與特殊版本.真偽釋疑

はじめに

1919年五四運動後,白話文逐漸取代文言文,改革漢字的呼聲隨之而起。西方思潮對書法藝術和書法理論研究發展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。魯迅、錢玄同、蔡元培、黎錦熙、趙元任……等,都投身參與文字改革。當時書壇領袖于右任也感應到這股潮流,毫不遲疑地放棄了1930年代初所達到的行楷巔峰期偉大形式,開始實際進行三十三年的草書改革,徹底執行「草書救國」的理想。首先是1931年於上海成立「草書社」,隔年改為「標準草書社」。由最初的改革章草《急就章》,到選擇〈標準草書千字文〉作為推廣草書「愛日省時」的中介。于氏親自主持九次修訂,除了一修本題簽《標準草書範本千字文》,之後各修正本,都名以《標準草書》,本文也據此為標題。


全文分四個方向論述:一、在1936年7月《標準草書》一次本完編之前,取六種于右任墨蹟草書千字文,來論述1935年左右至一次本完編期間的改良歷程;二、探討一至五修本的出版時間和特色,特別針對奠定改革基礎的一修本,做較深入的鋪陳;三、將特殊、具有疑義的修訂本、墨蹟臨本,予以闡明釋疑;四、取大量的于右任千文墨跡,為大陸發行版次最多的〈金陵胡氏九犖堂本標準草書千字文〉,以及署名于右任的〈集韻寶千字文〉二件,做個比較以釐清真偽。